综合排序
最新发布
T+12.2关于退税业务的处理【问题现象】外贸公司从某汽车制造厂商购进一批小轿车出口销售,进价200000每辆,增值税率为17%。当月该批轿车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辆250000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增值税退税率为13%,该笔出口退税业务在软件中如何实现?【解决方案】1、购进货物时:(1)填制一张进货单,单价为200000,数量为10,税率为17%,税额为340000。(2)在“总账”-“单据生凭证”中将这笔进货单制单。凭证分录为:借:材料采购 2000000 应交税费 340000 贷:应付账款 23400002、货物入库时:(1)在进货单上点击“生单”-“生成采购入库单(普通采购)”,生成一笔采购入库单,数量为10,成本价为200000。(2)将采购入库单制单。凭证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00000 贷:材料采购 2000003、出口销售时:(1)填制一张销货单,对于出口退税的交易,可退进项税,不计算销项税。故单价为250000,税率为0,数量为10。(2)将销货单制单。凭证分录为:借:应收账款 2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004、商品出库时:(1)在销货单上点击“生单”-“生成销售出库单(普通销售)”,生成一笔销售出库单,数量为10,成本价200000。(2)将销售出库单制单,结转销售成本。凭证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05、在“基础设置”-“收付结算”-“收入”中添加一个名称为“应收出口退税”收入。6、申报出口退税审核后:(1)填制一张收入单,选择收入名称为“应收出口退税“,形成应收账款。应退增值税税额=2000000*13%=260000(2)收入单制单,凭证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 2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00007、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1)填制一张收款单,选择收入单进行核销。(2)收款单制单,凭证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260000 贷:其他应收款 2600008、进项税额转出=340000-260000=8000,填制一张进项税转出凭证,凭证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T+12.2采购退货货款的处理【问题现象】商品退货以后货款分为三种情况:未结款、已结款需退回、已结款转预付;这三种情况在业务模块分别如何处理?【原因分析】如果还没有结款则直接做红蓝应付款冲销,如果已经结款则利用红字付款单来核销红字应付款【解决方案】1、未结款进入“往来现金”-“往来冲销”-“应付冲应付”,点击“选单”选择进货单形成的应付款和退货单形成的红字应付款进行冲销2、已结款,退货后退款(1)新增一张红字付款单,“付款金额”填负数的退款金额,代表已经退款。(2)点击付款单上的“选单”选择退货单,核销退货单生成的红字应付款。3、已结款,但不退款并转为预付(1)新增一张红字付款单,“付款金额”填负数的退款金额,作为虚拟退款。点击付款单上的“选单”选择退货单,核销退货单生成的红字应付款(2)因为实际上不退款,而是转为预付,所以再新增一张蓝字的付款单,付款金额为上一步的虚拟退款金额,直接保存转为预付。(3)因为实际没有产生退款,所以生成凭证时可以同时勾选红蓝付款单合并生成凭证将凭证上的贷方库存现金更改为其他中转科目,如:材料采购,然后点击“保存”再点击“下张”再把下一张的红字“库存现金”科目更改为中转科目“材料采购”最后保存即可
T+存货条形码和有效期的使用在企业进行商品的进出库和销售的过程中,T+可以使用条形码进行存货的管理,既节省 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为操作出错的概率,尤其在T+POS端进行商品销售的过程中, 可以很好的提高出货的速度。同时商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尤其是药品、食品有一定的使用期 限,在T+中可以通过对商品的有效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近效期的商品,减少了商家的损 失。【条形码】在T+中使用条形码首先得在选项中启用条形码管理的选项,功能入口:【系统】-【账套设置】-【选项设置】-【公共】-【条形码管理】条形码的生成在T+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的添加;另一种就是通过条码方案由产品自动生成,销售的时候先打印出条码贴到商品上,通过扫条码进行销售。手工新增条码: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商品本身就自带有条码,也完全符合本企业销售和采购规则,直接手工录入或者是导入商品条码到存货档案中。产品生成条码: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采购的商品没有条码需要进行再次的包装,或者是商品条码不符合本企业的实际进货和销售需求,且条码不固定,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 设置条码方案,自动生成条码。功能入口:【基础设置】-【常用信息】-【存货条形码方案】常用的条码规则类型有两种:解析码和对照码,所谓对照码主要用来按存货条码页签内容来对照存货,解析码是指按照条形码方案规则出具体条码。码制主要是用来打印条码,按哪种码制打印。单据识别的例外规则,可以设置在哪种单据下不需要对相应的字段不进行解析。条码方案设置好之后,需要对存货指定使用的条码方案,在做出入库单据时,就可以自动根据存货档案上选择的条码方案自动生成条形码。选择商品条码方案入口:【基础设置】-【业务信息设置】-【存货】-【存货档案卡片】-【库存信息】-【条码方案】。设置完条码方案之后,录出入库单据时,点击【更多】-【条形码录入】,可以手工录入条形码,按【enter】之后带出存货;也可以使用扫描设备扫描条码,扫描之后直接带出存货。【有效期管理】一般针对有正常使用期限的商品,药品或食品等等,在 T+中有效期是与批号一起连用的, 启用有效期管理的前提是先启用批号管理,同时在存货档案中需要进行有效期管理的存货需要勾选有效期管理选项,在进行后续的出入库单据操作时,需要对有效期进行选择。功能启用入口:【系统】-【账套设置】-【选项设置】-【库存】-【有效期管理】。启用商品有效期管理属性入口:【基础设置】-【业务信息设置】-【存货】-【存货档案卡片】-【库存信息】-【有效期管理】启用有效期管理的存货,在录出入库单据时,需要录入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才可以保存单据。
T+Cloud 如何设置收入成本配比结转收入成本配比原则是指取得的销售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成本相匹配,即先出库后销货时需要等收到销售发票才能确认成本,先销货后出库时要先确认虚拟成本。(本例中是以销货单为立账单据,业务流程选择发票立账就没有收入成本配比结转功能。)【业务场景一】 先出库后销货本月商品已经出库但尚未开票,下个月开票才能确认收入【解决方案】1、依次点击【系统管理】-【选项设置】-【凭证接口】,将“未销货的销售出库单”设置为“处理为发出商品”:2、依次点击【总账】-【科目设置】-【发出商品科目】,将发出商品科目设置为“发出商品”:3、填写销售出库单后,进入【总账】-【单据生成凭证】生成“销售出库单”的凭证。此时不确认销售成本先计入“发出商品“:分录为: 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4、当后期开票之后,软件中“销售出库单”流转生成“销货单/销售发票”;进入【总账】-【收入成本配比结转】,结转类型选择【销货单回冲发出商品(先出库后销货)】,生成回冲发出商品的凭证: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发出商品5、最后进入【总账】-【单据生成凭证】生成“销货单(销售发票)”的凭证: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业务场景二】 先销货后出库本月先开票确认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也不在一个月,需要现在当月确认虚拟成本,之后发出商品后在确认实际成本【解决方案】1、依次点击【系统管理】-【选项设置】-【凭证接口】,将“未出库的销售出库单”设置为“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并选择对应的结转成本取价方式:2、开了“销货单(销售发票)”之后,进入【总账】-【单据生成凭证】生成“销货单(销售发票)”的凭证: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3、再进入【总账】-【收入成本配比结转】,结转类型选择“销货单结转虚拟成本(先销货未出库)”,此时会以前面第一步中选择的取价方式取得该存货的上次出库成本作为虚拟成本来结转销售成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发出商品4、当销货单流转生成销售出库单以后,进入【总账】-【收入成本配比结转】,结转类型选择“出库单回冲虚拟成本(先销货后出库)”,此时生成的凭证回冲了上一步的虚拟成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发出商品(红字)5、进入【总账】-【单据生成凭证】,生成“销售出库单”的凭证: 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T+Cloud 如何查看销售毛利分析表问题现象销售毛利表的毛利是如何计算出来?成本及收入都是如何取数的?原因分析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解决方案1、销售收入的取数:销售毛利表上的数量、金额、含税金额直接取已审核的销货单/销售发票(具体看业务流程选择的是销货单立账还是销售发票立账)上的数据:2、销售成本取数销售成本有四种取值方式: 记账成本参考成本最新成本平均成本参考成本、最新成本、平均成本均为【存货档案】-【库存信息】中的成本;其中参考成本为自己手工录入,最新成本和平均成本为系统根据入库单自动维护的成本当查询界面的“成本取值”为“参考成本”、“最新成本”或“平均成本”时, 销售毛利分析表里的“已出库成本”和“未出库/未记账成本”会为空总成本=数量*参考成本/最新成本/平均成本(具体看查询界面的“成本取值”取什么成本)当查询界面的“成本取值”为“记账成本”时,还需要设置“未出库/未记账成本”的取值,取值有三种:“参考成本”、“最新成本”、“平均成本”,这三种成本均为存货档案中库存信息的成本。此时,销售毛利分析表上的“总成本=已出库成本+未出库/未记账成本”已出库成本:已出库成本是指所有销售出库单的成本之和,取值是取“记账成本”即以计价方式反算的销售出库单的成本之和未出库/未记账成本:是指未流转生成销售出库单的销货单或者是未审核的销售出库单,取值是取查询界面“未出库/未记账成本”选择的取值方式当销货单后续流转生成销售出库单之后,或未审核的销售出库单审核之后,该批存货的销售成本就会由取“参考成本/最新成本/平均成本”变为取“记账成本”
T+Cloud 科目辅助核算期初与科目往来明细期初的区别业务场景小李公司购买了T+Cloud,基础档案都已经录入到系统里了,就差期初余额这一块了。实施顾问告诉小李,科目期初余额不用一个个手工录扩,在【系统管理】—【数据导入】—【期初数据】里模板,把期初数据在XLS整理之后,直接导入就可以了。小李很开心,但是打开期初数据一下,发现和科目期初相关的有三个模板:科目期初余额、科目辅助核算期初、科目往来明细期初,顿时就凌乱了,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个模板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解决方案1、如果科目没有挂辅助核算,直接在科目期初余额里录入数据。2、只要挂了科目辅助核算,并且科目期初有余额,都需要录入科目辅助核算期初。如费用类科目挂了科目辅助核算,在辅助核算期初里,是按辅助核算部门录入汇总数据,点保存后, 生成科目期初余额该科目的期初余额。3、挂了往来核算的科目,如预付账款科目。打开辅助核算期初时,点明细,看到往来期初明细的界面。需要先在往来期初明细界面录入明细数据,然后汇总成辅助核算期初数据。总结:1、【数据导入】-【期初数据】-【科目-往来明细期初】是导入有往来辅助核算的明细期初, 第一个导入。2、【数据导入】-【期初数据】-【科目-辅助核算期初】,科目挂了辅助核算,并且有期初余额,按辅助核算分组导入期初,第二个导入。3、【数据导入】-【期初数据】-【科目期初余额】,按科目汇总导入期初。最后一个导入。
新年大吉
  • 冬去山川齐奇丽
  • 喜来桃里共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