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会计或者易代账中如何结转销售成本
作者:毛宁
【业务场景】
我们经常遇到客户或者伙伴咨询好会计或者易代账的软件中销售成本是如何结转的?不用收入百分比法可不可以,换句话说如何调整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商贸企业适用哪种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
【举实例说明】
适用情况:结转销售成本按收入百分比法结转,一般在商业企业中运用,当成本与价格之间也即毛利率比较均衡时,可以运用收入百分比法结转,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工业企业。 原理:软件根据收入与成本相匹配的原则,有收入才能结转成本。
举例说明:软件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是按照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与库存商品余额(根据余额表)孰低进行结转的,软件结转默认的计提比例是 80%,但是这个计提比例只是一个参考值,如果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可以自行调整。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参照历史毛利水平。
我们看下面的案列,以 2019 年 5 月份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余额是
290419.65,库存商品的余额是 1577266.23,根据软件的取数规则,我们发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290419.65*0.8=232335.72<1577266.23,因此 2019 年 5 月份的销售成本金额为 232335.72.
第二种方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适用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原理:这种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库存商品的商品单价。
举例说明:1、在设置—科目期初界面【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添加的二级明细,
并且二级科目的科目名称必须完全一致,但是它们的二级明细的计量单位可以不一致。(在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添加存货或者是数量的辅助核算也是如此。)
下面以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添加二级明细为例,假设在设置-科目期初界面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添加 A 商品和 B 商品,并且它们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A 商品的计量单位是台,B 商品的计量单位是瓶。
2、然后做商品采购和商品销售的凭证。假设第一次采购了 5 台 A 商品,单价为 15 元;第二次采购了 10 台 A 商品,单价为 20 元;第一次采购了 10 瓶 B 商品,单价为 10 元,第二次采购了 5 瓶 B 商品,单价为 8 元。我们在发票-发票管理界面录好进项发票,然后点击右上角生成采购商品的凭证。我们看到生成凭证时 A 商品的单价为 18.33 元,B 商品的单价为 9.33元,这是因为我们计算库存商品的方法采用的是全月一次性加权平均法计算的,A 商品的单价=(5*15+10*20)/15=18.333 商品的单价也是按照此法计算的。然后我们销售了 5 台 A 商品,售价为 40 元每台,销售了 10 瓶 B 商品,售价为 20 元每瓶。我们在发票-发票管理界面录好销项发票,然后点击右上角生成销售商品的凭证。
3、最后进入结账-期末结转界面点击测算金额发现此时结转销售成本的公式不是按照收入百分比结转而是按照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库存商品的商品单价。
根据上述采购商品、销售商品的凭证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公式,我们可以算出 A 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5*18.33=91.67 元,B 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为 93.33 元。
第三种方法:进销台账法。(此方法只适用于好会计的专业版)
适用情况:这种情况适用于进销商品库存量比较大的商贸企业,启用进销台帐,财务人员可以了解每种商品的出入库、结存情况,月底自动计算每种商品的出库成本。
原理:按照进销台账结转销售成本也是根据月末一次性加权平均法结转销售成本的。
举例说明:1、库存商品一级科目启用存货辅助核算 , 并且没有二级科目。依次点击【设置】
-【科目期初】,鼠标放在【库存商品】科目上点击【编辑】,勾选【存货】,点击【保存】按钮。
2、进项发票需要先生成入库凭证
在【发票管理】-【进项发票】,点击右上角的【生成凭证】,选择相应发票去生成。在进销台账、进销明细账中会自动生成【入库记录】。
假设我们第一次采购了 20 台 A 商品,单价为 30 元,第二次采购了 20 台 A 商品,单价为20 元;并且同时采购了 5 瓶 B 商品,单价为 10 元。然后在发票-发票管理录好进项发票, 并点击右上角生成凭证。
3、开出销售发票 , 在进销台账、进销明细账中自动生成【出库记录】。
进销台账的出库单价是根据月平均法自动推算的,A 商品的出库单价=(20*30+20*20)
/40=25 元。
4、月底自动生成销售出库成本,在【进销台账】界面,点击右上角【生成凭证】,再在点击
【确认】-【保存】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看到 A 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10*25=250 元,B 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为 50 元
作者:畅捷服务社区 |  时间:2019年08月14日 1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