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新基建”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智能电网、特高压、新能源并网等项目将持续释放市场需求。行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的精准化以及供应链协同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 企业基本信息分析
企业名称: 江苏某某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归属行业: 电力工程与建设服务业
经营概况: 公司以项目制为核心经营模式,承接各类电力建设工程。业务涉及大量的材料采购(如电缆、设备)、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包括收入与支出合同),并有部分材料直接销售业务。
企业规模: 中型集团企业。
支持版本:畅捷通好业财专业版;畅捷通产品财税指导-云
二、企业核心诉求
场景一:关键物料“糊涂账”,项目利润成谜
在“某变电站改造”项目中,公司采购了10盘同型号但不同批次、采购价格各异的电缆。项目部领料时,仓库只能记录“领用XX型号电缆300米”,但无法精确追踪是从哪几盘、对应成本是多少的电缆上截取的。财务核算成本时,只能按移动平均成本计算,无法反映该项目此刻真实的材料成本。项目结束时,老板想看这个项目的最终利润,但由于成本数据不准,利润报表参考价值大打折扣,无法为后续项目报价提供准确依据。
场景二:采购、入库、开票脱节,部门间协同靠“吼”
仓库管理员收到了一批供应商送来的设备,并办理了入库,但在系统里做了采购入库单后,采购部和财务部并不清楚发票何时能到。几天后,采购部收到发票,又要回头去跟仓库确认是哪一批货,核对过程繁琐,容易出错。这种信息脱节导致对应付账款的确认滞后,影响了供应商付款的及时性,也使得库存成本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场景三:历史项目合同堆积如山,期初数据导入“一团麻”
公司决定启用新系统,但面临着将2020年以来的数百份历史合同(包括已完工但未结清尾款的项目)数据导入的难题。采购部和财务部为了导入这些合同,发现系统要求填写详细的物料清单编码。但对于很多老合同,他们只想管理合同总额、已付/已收款、未开票金额等关键财务数据,并不需要回溯每一个物料。为此,员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虚构或查找物料编码,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出错,导致系统上线进度严重拖延。
三、 解决方案阐述
针对集团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及供应链协同方面遇到的难题,使用畅捷通好业财产品,构建项目型企业数智化管理体系。
1. 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
项目立项与合同管理: 通过【项目合同】模块,为每个工程建立唯一的项目档案,关联客户、收入合同、支出合同。对于历史未完结合同,可录入【期初收入/支出合同】,详细记录合同金额、已确认收入、已收款、已开票等期初数据,实现新老项目一体化管理。
项目成本实时归集与核算: 所有与项目相关的采购、领料、费用等支出,均可直接关联到具体项目。系统自动归集各项成本,实时生成【项目合同往来利润表】,让每个项目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一目了然,帮助管理者精准掌握项目盈利状况。
2. 电缆等关键物料的“批次+多计量”精准管理
启用批次管理: 在【商品】档案中为“电缆”等关键物料启用【批次管理】。每次采购入库时,系统为每一盘电缆生成唯一的批次号,并记录该批次的采购单价。
多计量单位应用: 同时启用【多计量单位】,设置“盘”和“米”的换算关系(如1盘=100米)。采购时按“盘”入库,项目领料时按“米”出库,并指定领用电缆的【批次号】。
精准成本与库存追踪: 系统自动按照指定批次的实际成本核算项目材料费,并通过【库存批次账】实时查询每一盘(批次)电缆的精确剩余米数和库存成本。
3. 规范采、存、财一体化流程
采购流程分离: 在【选项设置】中,启用采购的“入库-开票”分开流程。库管员收货后制作【采购入库单】,仅确认货物数量入库。
票货分离管理: 采购或财务收到发票后,参照【采购入库单】生成【进货单】,确认应付账款。系统自动关联两张单据,实现票货分离管理,权责清晰,对账高效。对于“先入库后开票”的业务,系统通过【暂估入库】模式,确保成本在货到时就能及时反映。
4. 灵活的期初数据处理与权限体系
简化期初合同导入: 对于只需管理往来款的已完工历史合同,直接在【往来期初】中录入应收应付余额。对于需完整追溯的期初合同,若不想录入详细物料,可在商品档案中建立一个“劳务”性质的虚拟商品(如“历史项目结算”),在导入期初合同时统一使用该物料,仅录入总金额,极大简化数据整理工作量。
精细化权限设置: 通过【权限设置】功能,为不同角色(如项目经理、预算员、库管)配置不同的操作和数据权限。例如,可设置项目经理只能查看和操作自己负责的项目数据,保障数据安全。
自定义审批流: 利用【审批流设置】功能,将公司现有的审批流程(如费用报销、付款申请)线上化、自动化,提升内部协作效率。
四、 带给企业的数智化价值点
价值一:项目成本精准,利润提升看得见
实施好业财后,当项目部需要领用电缆时,在线提交领料单,系统自动按该批次采购价计入项目材料成本。项目经理在手机上通过【项目看板】实时查看到精准的项目成本数据。季度复盘时发现,通过精准的批次成本核算,规避了因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虚高问题,指导后续项目报价更加精准,项目平均利润率因此提升。
价值二:流程在线协同,对账付款效率倍增
库管员使用PDA扫码完成收货,生成【采购入库单】。采购部收到发票后,在好业财中直接参照已入库的单据生成【进货单】并提交付款申请。整个流程从原来的2-3天缩短至半天内完成。财务部月末与供应商对账时,系统自动生成清晰的对账单,对账效率提升,供应商关系也得到改善。
价值三:精细化库存管理,资金占用降低
通过对电缆等物料的批次管理,不仅解决了“一盘多用”的追踪难题,还能通过【超储缺货预警】功能,系统自动提示库存积压或短缺的物料。公司根据系统数据,及时处理了一批积压的库存,并优化了采购计划,使得整体库存周转率提升,库存资金占用降低。
价值四:应收账款清晰,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
好业财让财务人员对每个项目的回款进度、质保金到期日了如指掌。系统可设置到期自动提醒,大大减少了人为遗忘。上线第一年,历史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提升,公司整体现金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新项目的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